在某些维度上,交互设计师和UI设计师的工作内容或思维方式存在差异。 那么,你明白交互和UI之间的区别了吗?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结合实战案例来谈谈交互和UI在思维上的差异。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过去的面试过程中,经常被问到的一类问题就是职位之间的区别,比如产品与交互、交互与UI、UI与视觉等等。 笔者之前为团队面试交互设计师时,也喜欢给出一个需求背景,让求职者说说自己对不同岗位的看法,因为大多数交互设计师都是从上下游岗位转过来的。 思维可能还停留在原来的岗位上,所以我希望通过这样的问题来初步判断对方是否符合当前岗位的要求和工作。
由于笔者从UI设计师转行交互设计师,所以本文结合一个实际案例来和大家聊聊两者因工作内容的变化所带来的思维差异。
一、项目背景
该项目是一个“购买虚拟货币返还”的功能,类似于京东返还京豆。 返回的虚拟币在购买时可以按照相应比例折算为可抵扣金额,本次改版的功能是在原来单品返利的基础上,调整为阶梯式返利。 单件商品返利数量随着用户单笔订单下单商品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从而促进用户下多单,提高产品销量。
乍一看,这个功能并不需要设计师的参与。 只需要根据产品的虚拟币返还规则,将之前的单一防币标志改为多重,比如“1枚返XX,3枚返XX……”,虽然看起来已经解决了业务需求,但如果只考虑Logo的显示而不考虑需求背后的业务逻辑,后续随着规则的变化会带来相应的问题,这对于交互和UI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 对于这个需求,我们应该如何考虑呢? 我将分为“交互篇”和“UI篇”分别来阐述。
2. 互动
对于交互设计师来说,核心能力之一就是将业务需求转化为用户可理解、可操作的交互流程。 那么我会从业务规则、用户场景、操作流程三个方面来拆解交互设计师是如何思考这个业务需求的。
1、业务规则
虽然这次的业务需求很简单,只是将单品返利改为多品,但我们不能仅仅被外表所迷惑,需要进一步探索相关的业务规则。
返利并不适用于所有产品。 无论是单品还是多品,都会有相应的地方来配置返利规则。 我们需要知道配置规则时是否有任何限制,比如支持多少个梯子,这将决定我们应该如何在前端展示这条规则。
如果最多有两个,那么我们可以考虑显示每个阶梯对应的返币规则。 但如果没有限制,我们是否可以考虑折叠规则交互项目拆解流程表格图,只显示“单品最高返币”来引导用户呢? 下订单购买。
2. 用户场景
用户在产品中的下单过程不仅是通过首页的产品瀑布流启动的,还会通过各种渠道,比如搜索、营销版块等,所以我们需要考虑多种返现规则适用于哪些场景。
另外,我们可以结合需求的目的。 设置阶梯意味着我们希望用户可以在一次交易中订购多个商品。 那么我们可以关注用户额外购买数量的场景。 当用户选择的数量介于两个阶梯之间时,可以给出相应的提示,告知下一步的奖励,引导用户增加购买数量。
3、操作流程
在之前的业务规则分析中,确定了返利阶梯没有数量限制。 为了后续的可扩展性,我们选择折叠对应的梯子,改为“单品最高返利为XX”的Logo展示。
那么用户想要了解具体的返利规则应该怎么做呢?
因此,此时的返币标识不仅仅是一个标签,更是用户了解规则的入口。 为了与其他标签区别,我们在返币标识中添加了可点击的引导,以帮助用户理解。
3.UI篇
对于UI设计师来说,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界面的视觉效果设计,需要配合前端工程师完成视觉效果的实现。 因此主要通过视觉风格、平台规范、技术实现三个方面来拆解。
1.视觉风格
UI设计师每天都会浏览各大设计网站来收集灵感,但并不是所有的视觉风格都符合当前的产品和功能。 他们面对的不同人群、不同行业都会对最终的风格选择产生影响。 同时,采用什么样的视觉表现手法也需要根据具体需要来确定。
例如,在这次改版请求中,UI设计师主要设计了天梯返利的标志。 由于这个标志是一个较强的营销标志,所以需要比较强的视觉引导。 这时候UI设计师就需要考虑用什么视觉形式来表达,从而增强用户的感知。
2. 平台规格
UI设计师的能力要求之一就是制定平台规范。 规范的建立可以统一产品的视觉呈现,提高设计开发的效率。 因此,在设计返利标志时,除了考虑视觉表现手法外,设计还必须结合当前的平台规范。 设计完成后,可以放置在最终的产品卡片上,并与其他标志进行比较,最终达到“突出但不突兀”的设计目标。
3、技术实现
这里所说的技术实现并不是指让UI设计师去写代码。 当然,设计者可以看懂一些简单的前端代码,这样就可以从技术实现的角度去衡量设计,减少后续沟通和优化的时间成本。
在这个需求中,如果在标志的设计中使用了微动效果,需要判断是技术实现还是将动效切到了前端。 运动效果以不同的文件格式承载,每种格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设计师有必要继续了解并最终同意该技术。
4. 共性
事实上,随着整个互联网行业越来越成熟,职位的定义也越来越模糊,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很多诸如体验设计师、产品设计师、产品交互设计师等“新兴”职位。 这些职位的定义也不同。 其实总结就是如何发挥位置优势,帮助产品增加收入。 因此,无论你是UI设计师还是交互设计师,你都需要对产品、业务、目标用户有足够的了解,这样才能做出符合用户期望的体验和设计。
比如这次多币返利的升级功能,我们在完成了需求本身的工作之后,是不是可以进一步挖掘需求。 功能上线后,我们可以结合后台数据来观察该功能带来的变化。 如果用户热衷于查找或下单多种返利产品,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将所有返利产品集中在一个页面中交互项目拆解流程表格图,不仅可以提高用户查找返利产品的效率,还可以让查找变得更加容易供平台管理和跟踪这些产品,并可以通过该版块的营销来提高产品的日常活跃度和最终转化。
5. 总结
以上是笔者根据工作中的案例分享的关于交互与UI思维的区别的文章。 经验有限,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