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抛砖引玉:QQ红包是怎么样的?

图片[1]-John抛砖引玉:QQ红包是怎么样的? - fyxm-专注于分享与收集全网优质资源-fyxm-专注于分享与收集全网优质资源

QQ已经成为我工作中“传输文件”、“截图阅读”的工具。 这两天在QQ上研究几个问题。 当我给别人发红包表示感谢的时候,我突然发现QQ红包这么好玩……

回过头来看看QQ历史版本(iOS版)的迭代记录:

(PS:拆解产品例程的操作系统——梳理产品的历史版本迭代记录,可以了解产品的迭代轨迹是什么?模块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建议产品经理按照该型号拆解产品/模块。)

QQ红包是上线6年的基础功能,其定位也在实时变化。 红包功能推出后,用户数据并未受到太多关注。 但新玩法(成语接龙、图片红包)的推出迅速在年轻观众用户中席卷屏幕。 从模仿微信红包到场景多样化,每一次迭代都会经过多次的打磨和思考。 约翰将帮助您分析并给出一些建议:

无论是微信红包还是QQ红包,在刚推出时都肩负着抢占移动支付份额的重任。 随着移动支付渗透率日渐饱和,红包逐渐成为社交生态中的社交组成部分。

图片[2]-John抛砖引玉:QQ红包是怎么样的? - fyxm-专注于分享与收集全网优质资源-fyxm-专注于分享与收集全网优质资源

与微信红包、支付宝红包相比,QQ红包的用户群更加年轻,90后占比近80%。 如下所示:

那么回顾QQ红包的迭代记录,我们可以做出一个大胆的猜测:无论从用户基础还是红包的新玩法,一直走的路就是更加社交化、娱乐化。

(PS:拆解产品套路的用户画像和行业——用户和产品特性决定了模块后续的发展方向,这也是拆解过程中需要关注产品用户画像的原因。)

目前QQ红包主要可以发送这六种红包:

图片[3]-John抛砖引玉:QQ红包是怎么样的? - fyxm-专注于分享与收集全网优质资源-fyxm-专注于分享与收集全网优质资源

(PS:拆解产品例程的模块功能列表——需要对模块的功能类型进行梳理,注意,尽量完成功能类型的描述。)

作为一名“疯狂拆机者”,John经历过这几种红包:(普通红包我就不说了)

图片[4]-John抛砖引玉:QQ红包是怎么样的? - fyxm-专注于分享与收集全网优质资源-fyxm-专注于分享与收集全网优质资源

发送红包的流程为:设置红包金额给指定人/群+设置标题→插入钱并发送出去。 比如下图是红包发放红包过程的GIF:

打开红包的流程是:打开红包→输入答案→系统判断→正确(领取红包)/错误(继续回答问题)。 比如下图是红包开红包过程的GIF:

由此总结出纸牌红包的发放和开通核心流程:

图片[5]-John抛砖引玉:QQ红包是怎么样的? - fyxm-专注于分享与收集全网优质资源-fyxm-专注于分享与收集全网优质资源

然后通过红包功能可以有效整合多个场景。 比如红包模型可以整理为:基础红包+互动性=红包模型。 (这里的互动可以理解为:节日、搞笑、答疑、问答……)

(PS:拆解产品例程的核心流程和特征交互:我们在拆解模块/特性的功能点时,一般可以通过这两点进行拆解:核心功能流程——梳理功能输入和流出方向,从从开始到结束的形成路径;

独特的交互——相比之下,用户量大的产品一定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交互细节。 例如接龙红包中,当用户点击领取红包时产品项目拆解流程怎么写,会出现一个小浮层,并显示下一个接龙成语的拼音,给用户一个快速提醒。 )

至此,最终可以形成流程模型:

图片[6]-John抛砖引玉:QQ红包是怎么样的? - fyxm-专注于分享与收集全网优质资源-fyxm-专注于分享与收集全网优质资源

如果你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把QQ红包拆解得很清楚了。 剩下的就是处理逻辑和边缘情况。

(PS:这是产品经理最终在产品中积累的,通过拆解某个产品/模块,找到根源,追根究底,就达到目的了。)

对产品的一点思考:

(1)QQ红包的功能和界面显示非常简单。 为什么我们没有想到呢? ——其实上面的红包接口的详细分析都是遵循【基本红包框架+设置红包类型】的,所以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首先要梳理一下框架。 在梳理框架的同时,我们以后再讨论这个模块。 迭代(2~3个版本)规划应该一起规划。 还需要跟技术沟通清楚产品项目拆解流程怎么写,因为以后改框架就麻烦了……

(2)QQ红包场景来源于对用户画像的研究。 我越来越佩服腾讯的“10/100/1000法则”——每月进行10次用户访谈,阅读100篇用户帖子,收集1000个用户。 反馈。 B端产品呢? ——每月做10次客户访谈,阅读100条客户新闻,收集1000条客户反馈。 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整理,2个月后,你会发现用户需求已经堆积如山。 你肯定会说,如果没有那么多用户怎么办? 建立核心用户群/客户群,并配合运营进行指导和维护。 你会发现需求反馈源源不断……(特别是B端产品,因为关系到客户的利益)

(3)所有功能都服务于核心流程。 约翰通常会整理基本模块。 这些基本模块按其核心级别排序。 新的函数迭代属于哪些模块? 它们可以服务于核心模块吗? 扮演什么角色? 这样可以很容易地根据重要的优先级做 OKR 即插即用,并做好版本规划。 比如QQ红包模块负责社交活动的关联,此时还不是核心模块,而聊天动态类型的红包正是起到了这个作用。

这里John总结了快速拆解产品/模块的核心点:

1)产品功能列表——使用Xmind整理出需要拆解的产品/模块对应的功能和类别。 如果有多个产品需要比较,可以制作功能对比图,以便更清晰的展示:(如下图)

2)操作系统列表——该功能的产品历史迭代记录是怎样的? 能够有效梳理该功能的产品和运营方案如何配合? 历史迭代记录就像这个函数的成长历史。 从出生到成长经历了什么?

3)功能/模块的核心流程和特征交互——拆解一个产品时,需要梳理的是核心功能的流程以及其他模块如何服务于这个流程; 在对功能点和模块进行拆解时,需要梳理的是功能的输入输出过程。 使用流程图输出,功能交互可以录制为视频。 方便后续理解。

4)拆解后的总结与反思——毕竟拆解后是给自己看的。 把目前的所有细节都整理出来,加入自己的思考后,当有一天你需要使用这个模块的时候,你会发现事情变得非常简单。

因为在拆解过程中,你可以真正和功能的产品经理交谈,这可以为你做自己的产品提供很多灵感。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601 分享